技术在乙型肝炎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0 引言 乙型肝炎是受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导致的肝脏慢性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浑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1]。本次研究通过我
0 引言
乙型肝炎是受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导致的肝脏慢性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浑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1]。本次研究通过我院检验科收治的4586 例乙型肝炎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ELISA 技术与PCR 技术检验,对比两种检验技术的检测准确率,分析PCR 技术对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录我院检验科2019 年4 月至2020 年4 月总计4586例乙型肝炎患者为对象,其中男性2349 例,女性2237 例,年龄为22~73 岁,平均(49.)岁。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皆符合乙型肝炎的相关诊断标准[2];所有研究对象皆愿意积极参与本次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无其它严重的身体疾病。
排除标准:排除不积极参与治疗;排除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的患者;排除患有严重器官疾病;排除有意识不清的患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医院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对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的检查操作,在进行检查前,嘱咐研究对象禁食并且禁饮,保证身体状态的良好,在检查当天保持空腹的状态,当天早晨抽取4 mL 的静脉血,使用离心机对其血液进行10 min的离心处理,将转速设置为3000 r/min,保证血液样本不会发生溶血的情况,血清一式两份,分别进行ELISA 技术与PCR 技术检验,其中ELISA 技术借助医院最先进的全自动酶免分析仪进行吸光度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观察分析,并详细的记录;PCR 技术通过选用相应的乙肝病毒核酸定量试剂盒进行检测,并借助医院最先进的罗氏PCR 仪进行荧光定量PCR 扩增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观察分析,并详细的记录,最后用医院的数据分析系统对比并分析两种检验方式的相关数据。
1.4 数据分析
借助医院最新的分析系统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同时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检验人员(2 位或2 位以上)对检验结果进行研究对比,判断其检验方式的实际效果。
1.5 观察指标
根据两组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
根据两组的诊断准确度进行对比,包括特异度、灵敏度以及准确度。
根据两组的血清标准物情况进行对比。
1.6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将SPSS 22.0 统计学软件用来计算,计数资料以(%)表示,并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4586 例乙型肝炎患者中,经过ELISA 技术诊断出779例阴性患者,3807 例阳性患者,经过PCR 技术诊断出388 例阴性患者,4198 例阳性患者,见表1。
表1 诊断结果(n)
2.2 诊断准确度
PCR 技术的特异度、灵敏度以及准确度均明显高于ELISA 技术(分别为84.40%、90.76% 以及9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诊断准确度(%)注:*与ELISA 技术对比,P<0.05。
2.3 血清标准物情况
两组的血清标准物情况中PCR 技术检出HbeAg、HbsAg以及HbeAb 明显高于ELISA 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 技术检出HBsAb 以及HbcAb 与ELISA 技术相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血清标准物情况[n(%)]注:*与ELISA 技术对比,P<0.05;**与ELISA 技术对比,P>0.05。
3 讨论
乙型肝炎也被称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在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均有发生的可能,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3]。乙型肝炎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为主要污染源,通常包括性传播、唾液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母婴传播等[4]。乙型肝炎患者通常会出现浑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皮肤发黄、肝区疼痛、黄疸以及腹胀等症状,严重者会导致肝功能受损,随着病情的发展有演变成肝癌的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5]。因此,针对乙型肝炎应该选择合理的诊断方式,及早地做出有效的诊断,从而根据诊断的结果合理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计划,为治疗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6]。PCR 是一种新型的检验技术,能够对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病毒进行荧光标记,从而到达检验的目的,减少误诊和漏诊的情况出现,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7]。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受不良生活和饮食方面的影响以及性生活方面的不检点,导致乙型肝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因此研究对乙型肝炎患者有效的诊断方式对社会有重要意义[8]。
文章来源:《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网址: http://www.lcebyhtgwkzz.cn/qikandaodu/2021/0515/494.html